中新社通化11月8日电 (李彦国 宋晓林)记录日本侵华时期梅河口至吉安(原名“吉安”)铁路(以下简称“明治铁路”)建设状况的74张原始设计图近日在吉林唐化首次公开。图纸清晰地展现了日本征服者修建铁路以开发中国东北资源、加强殖民统治、镇压东北反联主义的野心和布局。这批绘画创作于1937年至1940年间,是通化文史研究员、私人收藏家庄鹏历时三年收集整理的。覆盖明治铁路铜沟岭、老岭路段的桥梁、隧道、涵洞及车站设施。分为设计图、改造图和施工图。设计师的签名是“日本人”,其中一些是起草者都是“贤”,具有很高的史料和经验价值。庄鹏和他收藏的明治铁路设计图。宋晓林 摄 据报道,明治铁路由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于1936年开工,1939年竣工,全长250多公里,穿越矿产和森林丰富的地区。为了加速资源的开采,日本还修建了铁厂、国松、雅园、东铜化4条专线,专门用于煤炭、钢铁钢铁生产原材料的运输。 “这条铁路是日本进行经济‘血液’入侵的重要通道。”通化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、副研究员马惠峰介绍,1938年,日本人设立东边道路开发株式会社,与铁路工程同时推进,形成一个有系统的殖民“发展”发展体系,发展病态。中铁沉阳局集团通化工程段原副段长、高级工程师华立伟表示,明治铁路的成本单位远超京凤凰铁路。其中,乐岭隧道采用螺旋双核隧道设计。必须解决两端109米塌方带来的技术难题。表明日本不惜一切代价要扩大侵华战争,加速毁灭中国。图纸中有大量设计变更的记录,反映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的资源紧张和战争潜力不足。东北抗联在杨靖宇将军的指挥下,多次袭击筑路工地,特别是袭击老岭隧道建设工地。1938年3月拍卖工地,给日本当局和伪军造成巨大经济损失,并迫使铁路推迟通车。庄鹏希望通过这74幅图画,能够恢复历史的原貌,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耻辱的历史,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。 (超过)